钢结构防火的验收标准是什么?
钢结构防火的验收需依据《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》(GB51249-2017)、《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》(GB50205-2020)等国家规范,从材料、施工过程、实体质量、资料完整性四方面进行全面检验。以下是核心验收标准:
防火保护材料质量
- 防火涂料、防火板、毡状防火材料等需具备产品合格证、型式检验报告(由国家权威机构出具)及生产厂家资质证明。
- 对预应力钢结构、跨度≥60m 的大跨度钢结构、高度≥100m 的高层建筑钢结构,需对防火材料的隔热性能进行见证检验:
- 非膨胀型材料:等效热传导系数≤设计值的 1.1 倍;
- 膨胀型材料:等效热阻≥设计值的 0.9 倍。
防火涂料性能指标
- 粘结强度:薄涂型涂料每 100t 抽检 1 次,厚涂型每 500t 抽检 1 次,实测值≥设计值的 90%;
- 抗压强度:厚涂型涂料需检测,实测值≥设计值的 90%;
- 耐水性、耐湿热性、耐盐雾腐蚀性(室外涂料):需符合 GB 14907-2018 要求。
防火板材性能指标
- 抗折强度:实测值≥设计值的 90%;
- 吸热变形率:≤0.35%(依据 GA160-2004 检测)。
基层处理
- 钢材表面除锈等级需达到设计要求(如 Sa2.5 级),防腐涂装质量验收合格后,方可进行防火施工。
- 基层无油污、灰尘、泥砂等污垢,隐蔽部位(如吊顶内、夹层)需在隐蔽前验收。
施工环境控制
- 防火涂料涂装时,环境温度宜为 5~38℃,相对湿度≤85%,雨天或风速>5m/s 时禁止施工。
施工工艺规范性
- 防火涂料:
- 涂层厚度需分层施工,每层间隔时间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;
- 超薄型涂料表面无裂纹,薄涂型裂纹宽度≤0.5mm,厚涂型≤1.0mm,且 1m 长度内裂纹数量≤3 条。
- 防火板材:
- 安装龙骨间距≤设计值,固定件拉拔强度≥设计值的 90%;
- 板材拼接处需错缝,缝隙≤2mm 并用防火密封胶封堵。
涂层厚度检测
- 膨胀型涂料:
- 平均厚度≥设计值,最薄处厚度≥设计值的 95%(允许偏差 ±5%,且≤±0.2mm);
- 采用涂层测厚仪检测,每构件抽检 5 处,80% 以上测点达标,且最薄处≥设计值的 85%。
- 非膨胀型涂料:
- 平均厚度≥设计值(允许偏差 ±10%,且≤±2mm),最薄处厚度≥设计值的 85%;
- 厚涂型涂料需 80% 以上涂层面积达标,最薄处≥设计值的 85%。
防火板材安装质量
- 板材厚度≥设计值(允许偏差 ±10%,且≤±2mm),用游标卡尺抽检 5 处 / 构件;
- 安装牢固无松动,分层安装时层间压缝严密,表面平整度偏差≤3mm(用 2m 靠尺检测)。
隐蔽工程验收
- 需验收龙骨安装、多层板材层间质量、复合防火基层等隐蔽部位,留存影像资料及验收记录。
技术文件
- 设计文件、施工方案、技术交底记录;
- 材料进场复验报告、见证检验报告(如隔热性能、粘结强度)。
施工记录
- 基层处理记录、环境温湿度记录、涂层厚度检测记录(含测点分布图);
-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、分项工程检验批验收记录。
检测报告
- 防火涂料耐火极限测试报告(按 GB/T 9978.1 检测);
- 防火板材、柔性毡状材料的耐火性能检测报告。
整改记录
- 不合格项处理记录及复验报告,重大质量问题处理方案及验收记录。
检验批划分
- 按防火保护方式、材料批次、施工工艺划分检验批,同一检验批内施工条件需相近。
验收组织
- 检验批由监理工程师组织验收,分项工程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验收,需施工、设计、建设单位共同参与。
合格判定条件
- 主控项目:100% 符合规范要求;
- 一般项目:80% 以上测点达标,且最大偏差≤允许值的 1.2 倍;
- 资料完整性:所有文件齐全、真实,符合归档要求。
不合格处理
- 经返工或返修后,需重新验收;仍不合格者,严禁通过验收。
- 涂层厚度检测:磁性测厚仪(适用于钢铁基材)、超声波测厚仪(适用于复合结构);
- 粘结强度检测:拉拔仪(按 GB 14907-2018 附录 B 操作);
- 防火板材拉拔检测:拉拔仪(测点间距≥200mm,边缘距≥50mm)。
通过以上标准的严格执行,可确保钢结构防火工程的耐火性能符合设计要求,有效提升建筑在火灾中的安全性。